伊园甸2024永久免费跳转_三叶草看黄成人入口_满i8请点此进入带好卫生巾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与绵阳市科技城品牌塑造——郝首阳

  • 发布时间:2023-03-22

“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与绵阳市科技城品牌塑造

                                ——郝首阳


摘要: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响誉中外。进入新时代实施品牌化塑造已成为一种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立足绵阳创业史上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研制“两弹一星”实践中凝炼的“两弹一星”精神为切入点,分别从其内涵所展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六方面悉述其对科技城品牌塑造的价值导向作用,旨在激发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提升对城市“灵魂”的领悟,以期广大有识之士更深入地挖掘、传承、弘扬和创新“两弹一星”精神在绵阳市科技城品牌塑造中的积极意义和时代启迪。

关键词 “两弹一星” 科技城 品牌塑造 热爱祖国 勇于登攀

绵阳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和凝炼地之一,时下绵阳已享有“中国唯一科技城”美誉的“金字招牌”。城市品牌塑造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晓某一区域并将其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密切相联,让它的精神融入之并产生蓬勃的竞争力。绵阳市科技城品牌塑造要以其特有的“科技品质”树起一面旗帜、建立一个标杆,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竭力彰显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红色文化和升华而成的精神作为一种特质资源,在城市品牌塑造中具有不可复制的功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绵阳市如何以其特有的 “两弹一星”精神滋育和焕奕科技城品牌塑造的潜力,是一个颇值得深入探析和覃研的议题。“两弹一星”精神中蕴涵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优质基因无疑是品牌塑造的内生驱动力所在。

一、以“热爱祖国”的主旨内涵,淬炼品牌塑造的信念力量

1.强烈的爱国情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不需要理由”。“热爱祖国”是“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的科学家们的共同追求和崇高境界。当时新中国建立不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极其简陋,与国外无法比拟,但为祖国强盛建造“争气弹”,他们纷纷回到祖国奉献,在他们心中,祖国的需要就是他们的志向选择。据资料统计,研发“两弹一星”的23位功勋奖的获得者中,除于敏、钱骥没有国外留学历经,其余科学家不是归国华侨,就是归国留学生。他们中有14位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上,属于“华侨”身份,留学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美国10位、英国4位、德国2位、前苏联2位、法国1位。大多获有较高学历,博士16人、硕士2人。回国后,不慕大城市的繁华,而是为“两弹一星”事业主动请缨前往戈壁沙滩,隐姓埋名,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直至自己宝贵的生命。从他们科研实践中凝炼而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最关键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爱国情怀”。绵阳梓潼的“两弹城”是他们当年工作战斗的地方,现在绵阳已建成“中国唯一科技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力科技城品牌塑造,为的是肩负国家使命,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中发挥应有的支点作用。作为品牌塑造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只有在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之魂的“爱国情怀”中才能激发出创业的冲天力量,实现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传承与发展的相融。

2.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科学家,只有爱国,才能强国。说到民族自尊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不可能喊美国万岁,而只能喊中国万岁”。祖国的富强,祖国国防的强大是我奋斗、拼搏的目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们为什么能在祖国积贫积弱时回国创业,为什么能撇下妻儿老小深入戈壁荒漠从事危险试验,为什么能长期躬身枯燥的实验室废寝忘食,在他们心中蕴藏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希望祖国科技事业尽快发展起来,早日腾飞于科技强国之林。在他们心中有一种自尊和自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中国人,祖国的强大才是我的后盾;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勤劳和智慧的民族,一定能攻坚克难、获取事业成功。事实也如此,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研发氢弹仅用了2年零8个月,而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两弹结合(导弹与核弹)仅用了2年,而美国用了13年。以“两弹一星”研制为起点,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17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5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新时代绵阳市科技城实施品牌塑造,更应从“两弹一星”精神中体味和传承这种科教兴国的自尊与自信,当今科技创新的博弈也是国力竞争和较量的重要焦点,如何把科技城品牌创成一流水平,科技城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成果集散地、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地,更需要品牌创造人始终以民族自尊和自信作为最大的鞭策之力。

3.立足本职勤奋创业。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创造更是需要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的过程。从“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身上不难发现,一旦选择了从事这项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朝三暮四,而是立足本职。许多人过去不从事这项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和志向,祖国需要,组织安排,义不容辞,不做别的选择,在这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拼搏一生,创出业绩。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要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传承和学习这种爱岗敬业、踏实苦干的人格品质。中科院张旭院士就说: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不懈,践踏实地,严谨治学!科学是智力的努力,也是道德的努力。科学家毕竟也是人,凡是人所具有的弱点和不足他都具有。但科学家所具有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都是比较强的,这就提出一点,科学家必须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比如谦虚或谦逊,不断得以学习和进步、自我否定和超越,若在某一行业和领域创造出杰出成就,必须应具备爱岗敬业、立足本职、践踏实地的勤奋创业精神。钻研中有执着韧性,不为世俗左右,不随波逐流。“两弹一星”科学家身上就闪亮着这种美德,科研征途中不为挫折改变意志、不畏艰苦转入他业,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凡创业都应如此,绵阳科技城品牌塑造的过程,必将是一个艰难创业、自我超越的过程,个中辛苦与付出、徘徊与困惑定非预先料想,既然选择了这个专攻,就要立足本职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满足一时成效,不悲叹一时苦寻,这样科技品牌的塑造才能闯出一条新路,科技城崛起于科技潮头成为“弄潮儿”。

二、以“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引领品牌塑造的价值追求

1.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是一种身份,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有20位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亲眼目睹了新旧两个中国天壤之别的人,认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因公殉职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1956年从美国归来,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核司令”程开甲1950年从英国回来,1952年即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到“一辈子跟着党,个人一切交给党”。那个年代,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申请人往往都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考验过程,陈能宽从提出申请到加入,长达12年时间。这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科学家队伍,最不忘初心,最具使命感,最能够理解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已经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辉煌的一章。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科技城品牌塑造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广大共产党人就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为中国的科技崛起而发奋努力,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刻苦攻关,掌握知识、技能和本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本领恐慌的困惑和挑战,要勇于应对,当好技术尖兵和革新能手,这样的共产党员才不负时代的使命。

2.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三者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当发生矛盾时,坚持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以全局利益为重,个人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需要,必要时不惜以牺牲个人生命为代价保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在处理三者的关系问题上可谓塑造出一个由衷敬佩的楷模。这个科学家群体,当初是为“两弹一星”的事业走到一起来,他们身上处处体现出集体主义的精神。科研基地在北京时,整日钻研在实验室工作,后来搬到遥远而荒凉的金银滩,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他们义无反顾前往那里攻关、实验,后来又搬到梓潼,他们又能稳下心来,继续研究,在他们心中祖国和集体利益永远是第一位,个人的困难忽略不计。郭永怀是唯一同时横跨核弹、导弹及人造卫星三个领域的科学家,1968年12月5日凌晨,他搭乘的飞机发生意外坠毁,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惊讶地发现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怀里装有那组绝密数据的文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想到的都是国家利益。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创造科技城品牌,就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树立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的价值追求。现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好了,国家和集体会以更大的关怀和保障为个人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但有时在一些待遇面前集体和个人也会产生矛盾,作为工作者个人一定要以大局和集体为重,科技城品牌塑造既是集体荣誉也是个人事业,是这样一个集体的共同目标凝聚大家于一起,所有人都要发挥集体主义精神,集体利益、共同目标大于一切。

3.从每一件具体小事做起。干宏伟大业也好,干平凡小事也好,要树立“细致、精致、极致”的 理念,不存心浮气躁之弊,不树好高骛远之虚,应从一件一件具体工作小事细事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在自己岗位上发扬“钉钉子”精神,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彩,做出成效,确保有机整体的良好运行。“两弹一星”科学家在创业中,虽然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顶尖科学家,但他们做如此宏伟事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当时国情下,要造“两弹”,连张图纸都没有,更别说各项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了。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德元回忆,即使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举足轻重的人物彭桓武先生当时也并不知道氢弹是什么样子。为搞清其“模样”,大家做过无奈的“蠢”事,把好几个月的《纽约时报》找来一页页翻阅,是否能获得些许蛛丝马迹,结果一无所获。当时这批年轻的探索者们,出发的阵地只是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主要工具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和学术民主。研究过程中,同样也是精细钻研,不放过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可能产生的机遇,就这样一步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进行科技城品牌塑造,每一个参与人员都要从中学习这种亦步亦趋、行稳致远的唯实作风。品牌塑造同样是标新立异,是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而况一个品牌的成功是 包含诸多因素的,如精准定位与精准到达、有效互动、极致内容和企业精神等,这些都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发力,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和做实,才能最终赢得品牌的塑造成功,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以“自力更生”的创业原则,筑牢品牌塑造的践行遵循

1.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从“两弹一星”攻关的高层决策到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立足实际,不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的典范事例。其实施过程形成的是一整套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并行之有效的领导、组织和管理重大专项工程的成功经验。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几个大国已进入“原子时代”,美苏之间为争夺核优势,竞相研制尖端核武器,新中国要长治久安,必须研制“两弹”。党中央、国务院制定 《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57项重大任务,当时全国研究机构包括社会科学在内40个左右,研究人员仅650余人,新型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大型设备等缺乏。1957年中苏签订《国际新技术协定》,但苏联在技术援助问题上是有所保留的,直至1960年又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国又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极度困难时期,为攻克核武器技术难关,中央强调要集中力量为其研发事业大开“绿灯”,组成15人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总理亲自挂帅,全面落实近千项课题,以较快时间获得成功。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从中感悟从实际出发的哲理,为科技城品牌塑造提供可借鉴的启迪作用。要坚持立足实际制定绵阳科技城品牌建设目标,从其区域范围和基础条件为出发,包括经济基础、科技基础、城市基础、体制基础等,进行功能定位,制定战略发展目标,规划产业范围重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实现组团式格局、滚动式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升级。

2.依靠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科技进步和发展是人民的需要,没有人民的需要、没有为了人民需要的奋斗,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群众是一切事业的主体,要时时处处依靠群众,着力彰显群众的力量。“两弹一星”研制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群体的大会战,为了服务和支持好“两弹一星”科研人员的工作,许多部队官兵和建设者们成年累月,扎根戈壁荒漠,甘当无名英雄,顶寒风战酷暑建设科研基地与工作生活区,为保证科研人员和广大建设者的工作生活所需,广大群众在交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靠人力、畜力保证设备与物质到位,从后勤辎重上给予极大的不可或缺的支持。科研基地几经搬迁,在建设厂房和防空设施上,在机器调试运行中,总有大量群众参与其中,因为党和国家的宏伟事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理解,他们懂得这项事业的成功 从根本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国家的生产发展能带来一片和平与安宁,所以贯彻好群众路线也就成为了这项事业的坚强保证。建设科技城品牌,同样需要发扬光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科技城作为重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的聚集地,一定要以创新思维和方法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力量。作为科技城的各级党组织,要以“访企解难题、服务零距离”的方式在城市交通、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城区管理等方面贯彻好群众路线,集群众的智慧,鼓群众的力量,赢群众的鼎力支持。

3.不盲目排外。强调独立自主不是要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和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两弹一星”研制时代,新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的全面封锁和核威慑之下,早期获得过一些前苏联的帮助,但从根本上吸取外国的技术力量已不可能。在那样的国力下,中国为什么要努力攀登这座高峰,是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所独具的超前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一定要搞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导弹,以后又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们,多数是从国外归来,拥有最超前的科技眼光和科学思维,也通过一切有效途径关注和研究国外科技动态。“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引促进了现代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为后来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外交条件、经济实力和科技与人才基础。 由此获得启迪,科技城品牌塑造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但不盲目排外,要利用多个开放平台和通道,加强同海外高科技园区和国内先进高新区、科学城的交流合作、共建互惠;积极纳入川渝自贸区示范区范围,做特做活科技城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做实做亮陆海空新通道,让国际物流大枢纽大通道畅起来;创建新兴载体,拓展合作领域,加快科技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强化同成都高新区、成都科技城等双城经济圈载体合作。

四、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勃发品牌塑造的创新活力

1.勤俭节约办大事。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已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传家宝。攻克“两弹一星”是高科技、大工程,这个由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研制团队,在试验工作中,在现实生活中,花钱上却显得很“抠门”,甚至很寒酸。相对于他们手头,缺钱吗?科研项目经费巨大,稍微手宽点,就能吃得好、住得好,但他们自觉把吃、住、行、用等方面的需求降到基本线,从设计、预算、采购、施工等各项环节,努力挤干价格水分,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花在科技攻关上,花在提升科技效能上,赢得最大的科技成果。而他们的实际生活境况是怎样呢?那时国家困难,粮食实行定量供给,没有副食供应,经常饥肠辘辘,能买到一些饼干之类的食品补充体能就是一种最大的生活补贴。这样的生活待遇,却要走进荒漠戈壁,塞外高原,在风沙弥漫、日晒雨淋中工作,居住条件经常是帐篷地窖,工作环境还面临放射性元素的侵袭,就是以这样的“勤俭节约”的人生理念与价值追求,完成了世界顶尖级科技难题。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其中一个重要闪亮点。发展科技事业,进行科技城品牌塑造,同样也是科技攻关项目,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创业奇路,现在尽管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好了,办大事自是需要必要的大投入,但不可大手大脚讲排场,更何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还不平衡、不充 分,摆在面前的大事和难事还很多,我们奢侈不起、浪费不得,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以勤俭节约的精神,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多的发展。

2.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面对科学家攻关高峰,对科学家们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奋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务必要在面对困难、攻坚克难的征程中砥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将这一股精气神凝结于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里、书写在舍我其谁的担当自觉上、体现在敢战能战的斗争精神上。“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在长达十余年的刻苦攻关中,在忘我地工作实践中,始终展示一种不畏艰难、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从他们身上体现和浓缩的是一种时代新风,引领的是一种时代潮流。这个研制群体中,虽然不同研发领域的各个科学家在治学和为人方面表现迥异,但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闪光点:有的科学家对事物本质具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有的体现出对未来科技发展态势的远见卓识;有的习惯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质疑和批判权威。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实现自己的这份独特个性,始终拥有和树立的是一种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即使遇到挫折甚至失败,也是情绪高昂,精神振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国家赋予科技城的使命任务不断升级。在推进科技城品牌塑造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惑、机遇和挑战,也有艰难、挫折和失败,一定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鼓励,广大参与科研工作者同样需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承接建设成效,增强品牌塑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好发展。

3.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从来都是中国科学家的本色。开拓创新是现在人们频繁使用的一个词,研制“两弹一星”时还没有这个词汇,而在实践中,从宏观到微观、整个过程无时不在充盈和彰显着这样的工作作风。苏联撕毁合同、搬走专家后,面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赫鲁晓夫妄言“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中国种的是蘑菇云,收获的是鹅卵石。”中国科学家们硬是以敢于打破旧观念、突破旧框框,敢为天下先,在空白面前提出新理论、开辟新境界。“两弹一星”研制中贯穿的开拓创新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顶层设计上,中央领导审时度势、深谋立断,从一锤定音,到成立“三人小组”、设立“中央专委”,确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指导方针,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定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方针,以“最高层”领导“最尖端”,推动战略决策在最短时间内变成现实;具体研制中,科学家们论证掌握科学方法,确定突破目标,一步步深入推动发展。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奋力打造科技城品牌塑造,绵阳国家科技城启动20余年来,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军民融合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技城品牌塑造有必要、也有条件,在立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 动战略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创新的优化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推动科技城品牌塑造取得新突破,打出中国科技城品牌这张名片,就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科技企业集聚绵阳发展。

五、以“大力协作”的道德操守,凝炼品牌塑造的整体合力

1.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之所以能办成大事,根本上说是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两弹一星”是新中国规模空前、高度综合的科技工程,体系庞大、关涉众多。当时毛泽东指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统筹为一盘棋,协同各方力量集体攻关。时任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总理反复强调,我们发展尖端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要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组织全国大力协同,从科研一开始就组织协作。要发扬风格,通用的技术不要保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拧成一股绳。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研攻关协作网、大型试验协作网、物质材料协作网,最大限度调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钱学森曾经深入感触地说:“我们体会,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绵阳科技城品牌塑造中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科技城发展正以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为重点,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加快科技城品牌塑造,建立国、省、市“直通车”管理协调机制,已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19个部委参与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依照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推动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从简政放权、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多方面为塑造品牌战略提供制度优越性。

2.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协同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之根,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智慧聚拢与碰撞,是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必由之路。“两弹一 星”的研制试验过程,是一个协同各方力量、依靠集体智慧攻关的典范。这样一项技术复杂、综合性强、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仅研制核武器一项,就组织召聚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业部门和地方科研五方面的力量。具体实施攻关中,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等;还有小型科研中的“五朵金花”、“多种外源”方案等都发挥出群策群力集体攻克技术难关的特点。同时,科学家之间的科研合作也比比皆是,邓稼先与于敏研制氢弹被称为“邓、于方案”;任新民、黄纬禄、屠守锷和梁守槃被尊为攻克航天技术合作中的“航天四老”;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和杨嘉墀联合提出发展高新技术的“863”计划等,都体现出集体攻关的特点。科技城品牌塑造也要体现和倾力于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特别在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重要问题上,包括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中的统筹协调,避免简单的大拼盘、“拉郎配”;要推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打造“长板”,弥补“短板”,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打破“孤岛效应”,避免“合仓式”和“烟囱式”的科研组织模式;要建立机制、创造条件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发生“物理碰撞”和“反应”,促进多学科研创中的交叉融合。

3.学术民主氛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扬学术民主,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特别“崇尚学术民主”。学术民主以探求真理为己任,身份无涉,没有位高言重,没有人微言轻,只是独立思考后提出己见经受同行评判、接受实践检验。“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一个极其倡导学术民主的过程,主持这项工程的钱学森就说,关于自由讨论,我认为就是民主集中制,我们要“努力造成又集中又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识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基于这样的认识,科研者经常集聚讨论、阐述,各抒己见,陈述事理,思想碰撞智慧火花,敢于打破探索禁区。在研究原子弹“心脏”技术中,吴自良带领上海冶金所第10研究室的60多位专家,通过学风民主以敢于质疑的态度完成这项任务,提炼出具有高浓度用于核裂变反应的铀-235。“两弹一星”是一个老科学家与年轻科学家共融的整体,陈能宽带领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科技城品牌塑造也应倡导这种学术民主氛围,讨论问题一定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中目标、相互激励,鼓励不同观点持有者之间的交流碰撞,倡导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学术民主氛围。展开讨论与评论,一定要排除权势、地位影响和利益干扰,尊重他人的学术话语权;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特别是鼓励和倡导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样的科技城品牌塑造才能是一个鼓励创新、开放包容的理想之境。

六、树立“勇于登攀”的坚定毅力,开创科技城品牌塑造的未来成果

1. 迎难而上。迎难而上就是要把脉形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就是能够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走向成功。“两弹一星”研制是在新中国处于最艰难时期,党中央迎难而上果断作出的战略决策。当时之“难”不可想而不可知,外部环境上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西方大搞核讹诈,扬言要实施毁灭性打击;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没有了任何外援。内部环境上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局面,科技人员在具体研制中连基本的各项条件都不具备。迎难而上,从头摸索,“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说:“我们国家的原子弹和氢弹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研制的。有些外国人看不起我们,说中国人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再过十年也做不出原子弹来。”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这样缪言,“两弹 一星”精神把“迎难而上”的毅力镌刻在历史伟绩的丰碑上。绵阳科技城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条迎难而上、不懈追求之路。20余年来,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初步闯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从建设到实现“五个新”、到建设“五个地”、 再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科技城的使命任务不断升级。当前国家战略在绵阳交汇叠加,“国家科技城”已成为绵阳独有的“金字招牌”。机遇已具,品牌塑造重任在肩,深挖科技资源“富矿”,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发挥优势、迎难而上,破坚冰、拆壁垒,深化改变,释放创新活力,打造“中国科技第一城”品牌势在必行。

2.敢于追求。登攀科技高峰要有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的执着韧性,科学家的使命是立于探究未知,或通过工程技术创新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创造服务人类的新产品。“两弹一星”精神中凝聚和传承着敢于追求的优秀基因,这个科学家群体以敢于追求为己任,在科研中不断登攀科技高峰,书写不懈奋斗的人生价值。即使完成“两弹一星”宏伟事业,他们的脚步也不停息,活到老、 学到老、追求到老,生命不息,科研不停、创造不止。王淦昌在年逾花甲之后,还做出几件大事:技术上全面领导了我国的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我国以很少次数的试验,就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在他推动和倡导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了第一个秦山核电站。1964年又提出“激光驱动核聚变”的新思想,虽年事已高,面对国际上的高新技术竞争与挑战,开创国家“863”计划新局。绵阳科技城的建设也富蕴这样的基因,也塑造出一个敢于追求的事例典范。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建科技城以来,历时21年,科技城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制定和完善创新推进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通过举办“国际科技博览会”向四纳优,多域开放,请进来、走出去,让外界了解和增加自身优势。漫漫艰辛苦,累累硕果实,目前,科技城有科研机构18个、大中型骨干企业50余家、人才量55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万,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00多人,两院院士26名。雄厚科技资源、较好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优美城市环境,彰显中国科技第一城“金字招牌”魅力,这些巨大业绩诠释着创建者“敢于追求”的勇气和毅力。

3.面向未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创新为主题和主导的发展时代,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完成非凡之事,需有非凡精神与行动。从这一层面,“两弹一星”精神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实和未来。当初“两弹一星”的研制,就是一个立足时代、立足未来的前瞻工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和放眼未来的战略睿智。起于严峻国际形势、立于维护国之安宁,并由此一路向前,原子弹试爆第三年氢弹试爆,又三年“东方红”卫星响彻天宇,新生的共和国一举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随着科技发展,中国成为载人航天技术大国,一个深刻的发展历程启迪就是科学事业必须面向未来。绵阳科技城的兴建与发展,同样是新时期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与选择,从实施“科技兴城”发展战略到承担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建设使命,大胆先行先试,深度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之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建城已逾21年,立足新时代放眼未来,科技城必将庚续、秉承一如既往的“两弹一星”精神之基因,助推发展之未来。那绵阳科技城的未来是什么?以次位城市向明星城市转变,从科技城向创新城转变,突出军民融合主线,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做强做大科技服务业等。这其中,品牌塑造无疑是强大的助推之力。品牌是科技城的灵魂,是标识和象征,是生命力和竞争力,唯有厚积品牌之势,方能引爆创新之动。


参考文献

[1] 唐洲雁,杨雪纯.“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4日。

[2] 郭若雪.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综述.绵阳日报,2020年9月19日。

[3] 李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体现.人民政协报,2018年1月25日。

[4] 吴璟.建设好绵阳科技城.四川日报,2013年10月11日。

[5] 贾宝余.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学习时报,2020年9月16日。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
邯郸县| 黄山市| 县级市| 平潭县| 开平市| 黎川县| 新民市| 斗六市| 巴青县| 磐安县|